据报道,萨瑞、富士通、松下等三家日本企业打算合并旗下系统芯片业务。三家半导体公司的抱团行动昭示着,风光多年的日本电子业终于向现实低头了。
这让人立刻想到去年另一日本企业整合案——索尼、东芝、日立等已合并中小尺寸面板。
这绝非两项普通案例。因为,日本政府基金参与其中,且它们的整合用意异曲同工,即集中两种核心硬件资源,迎合全球消费电子热潮。
但这股热潮2004年以来便已释放能量,为何日本如今才整合应对?而且,日本电子企业群过去一直习惯垂直一体运营,此时联手缘于“恐慌自救”。
三星、苹果及中国产业力量正让日本电子企业焦虑不安。
两大整合案,直接针对的正是三星与台企。过去3年,三星从夏普手中夺去苹果小尺寸面板订单,从东芝手中抢走闪存订单,并且已成全球处理器巨头。
台湾地区也让它焦虑。代工巨头台积电等一直享受着瑞萨等大厂订单。迫使日企外包的原因,一是日本品牌巨头影响力弱化,二是日本制造正承受成本压力。美元相对日元贬值,压得日本制造难以喘息。
几天来,索尼、松下等身陷亏损悲情。全球对日本电子业乃至整个日本制造业开始持怀疑态度。
一年多来,整合成为日本电子企业必经的自救之路。之前松下已吃下三洋,前不久日立与三菱重工也曾传出整合消息。
整合尽管是自救,但在事实上将可能动摇日本的电子工业发展体系。
过去40多年,日本一直被视为壁垒森严的市场。借助完善的产业分工,它在几乎所有领域都有数量庞大的企业,一度统治了全球计算器、电子表、MP3、相机、电视市场,在PC与手机领域,也曾具有强劲力量。
比如,惠普(微博)PC 2007年达到顶峰,但日本市占不过10%多。日企靠着群狼战术瓦解了巨头冲击。
背后支撑,正是高度细分的产业体系。如果仅比拼硬件与制造,全球几乎没有能独立挑战它的巨头。三星硬件虽强,但仅靠单一品牌出海,整体无力对抗。
但这骄傲的一幕,却被日益深化的互联网时代冲垮了。当美、韩、台湾地区及中国大陆开始全面适应这一热潮时,日本固守着硬件地盘。
截至目前,在互联网领域,日本几乎拿不出一个傲视全球的巨头,许多细分领域甚至不敌中国。
互联网依托的是全球品牌,尤其苹果、谷歌主导的移动互联网阵营。日本电子业在它们面前黯淡无光。2009年,9大日本品牌单季利润总和不敌三星一家,距离苹果更远。全球IT产业的增长驱动已由硬件转向互联网与软件。
几天前,索尼新任CEO平井一夫的一句话,大概传递了日企的危机心声:改革虽痛,也要切实推进,已没有犹豫时间了。
资讯排行
- 投资超1万亿元,广东省2025年狠抓1500个重大建设项目
- 常州新能源科技服务专家行工作会在常州大学召开
- 交运部加快制定氢气道路运输技术规范标准 相关仪器如何积极响应?
- 北京发布重点领域设备贷款贴息实施草案 重大仪器以旧换新如何享受政策
- 杭州出台支持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政策 政府全力支持相关仪器发展要点有哪些?
- 中国氢能发展获政策持续加码 相关仪器如何做好替代能源发展的护航者
- 湖南发布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第一批拟立项项目公示 仪器发展如何明确未来方向
- 设备更新贷款获政府贴息延长政策支持 仪器发展获持续增长点
- 商务部支持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 家电行业获有利政策哪些仪器有望快速发展?
- 液相色谱材料龙头企业赛分科技成功登陆上交所!
- 公斤力矩扳手怎样换算成N.m
- 无畏无惧:深入中国市场发展 聚力同心共创佳绩
- 高压隔离开关的导电部分和绝缘部分知识介绍
- 美国PARKER气缸磨损分析原因
-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北京校友会成立,北京中显霍刚荣任联席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