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京东方科技集团(BOETechnologyGroup)及华星光电技术(ShenzhenChinaStarOptoelectronicsTechnology)等本土企业将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利用第7.5代(底板尺寸为1950mm×2250mm)以上的大尺寸底板生产线来量产液晶面板。台湾友达光电(AUO)及奇美电子(ChimeiInnolux)、韩国三星电子(SamsungElectronics)、LG显示器(LGDisplay)、以及日本夏普等大部分外资企业“2012年实施量产”的迹象也变得鲜明。对此,FPD业内人士开始担忧2012年出现液晶面板供给过剩问题。
鉴于这一最新动向,DisplaySearch预定于7月28~29日在东京举办显示器产业综合研讨会“第19届DisplaySearch论坛”,本文将作为该研讨会的一项纪念性策划,为读者奉上与会分析师预定的演讲内容。
2012年液晶面板将出现供给过剩
液晶面板的供求关系在2009年春季至2010年中期的1年多时间里,一直处于“供不应求”及“供需平衡”状态。但DisplaySearch预计,到2012年中国本土及外资企业的大量生产线“开始量产”时,整个FPD产业将“陷入供给过剩局面”.
在全球电视市场上,被液晶电视所替代的CRT电视的份额预计将从2010年的16%减少至2012年的6%.到2012年时,全球电视市场将几乎不再存在供液晶电视替代的CRT电视,液晶面板的需求将依赖液晶电视本身、即电视机的增长率来产生。全球电视机增长率在发达国家已进入稳定期,因此今后要有待于新兴市场国家来推动。
这种“对新兴市场国家的依赖”很可能使液晶电视及液晶面板随着供给过剩加快向低价格化方向的发展。DisplaySearch预计,2010年不到400美元的32英寸高清电视价格到2012年将下滑到300美元以下,面板价格也一样,将从2010年的200美元降至150美元以下。
中国厂商崛起,对日韩厂商形成威胁
中国液晶电视生产的增长源于三点。第一是中国国内液晶电视的需求趋于增加。2009年中国国内品牌的比例达到80%.第二是以中国为生产基地为其他品牌进行的OEM(贴牌生产)制造趋于增加。这一势头已在2010年形成。第三是中国电视品牌厂商开始向全球推销自主品牌。其中,中国电视品牌厂商在新兴市场国家的份额趋于增加,随着2012年液晶面板出现供给过剩,将对日韩电视品牌厂商形成巨大威胁。
2012年液晶面板出现供应过剩的话,将有可能带来液晶面板和电视机的低价格化,从而使以往的FPD行业格局发生巨变。就像以前韩国电视厂商对日本电视厂商形成威胁一样,中国电视厂商也将对日韩电视厂商形成威胁。而且,各液晶面板大厂商可能会以2012年液晶面板供给过剩为契机,大力启动被公认为“新一代平板技术真命天子”的有机EL业务。
资讯排行
- 投资超1万亿元,广东省2025年狠抓1500个重大建设项目
- 常州新能源科技服务专家行工作会在常州大学召开
- 交运部加快制定氢气道路运输技术规范标准 相关仪器如何积极响应?
- 北京发布重点领域设备贷款贴息实施草案 重大仪器以旧换新如何享受政策
- 杭州出台支持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政策 政府全力支持相关仪器发展要点有哪些?
- 中国氢能发展获政策持续加码 相关仪器如何做好替代能源发展的护航者
- 湖南发布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第一批拟立项项目公示 仪器发展如何明确未来方向
- 设备更新贷款获政府贴息延长政策支持 仪器发展获持续增长点
- 商务部支持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 家电行业获有利政策哪些仪器有望快速发展?
- 液相色谱材料龙头企业赛分科技成功登陆上交所!
- 公斤力矩扳手怎样换算成N.m
- 无畏无惧:深入中国市场发展 聚力同心共创佳绩
- 高压隔离开关的导电部分和绝缘部分知识介绍
- 美国PARKER气缸磨损分析原因
-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北京校友会成立,北京中显霍刚荣任联席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