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总投资达20亿元的香港真明丽集团LED外延、芯片投资项目落户广东省江门市,江门宣称将致力于建全国最大的芯片生产基地。就在同一天,合肥彩虹蓝光LED项目在正式签约,该项目总投资为100亿元,将“打造巨型LED生产基地”.
然而,在LED产业持续高温的烘烤下,业内专家建议要降降温。“凭心而论,这个产业有点热过头”,华南理工大学半导体照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文尚任教授就曾在公开场合对LED投资过热现象表达过自己的忧虑。
事实上,6月份以来,LED投资领域甚是热闹。6月18日,三安光电发公告称,该公司拟购买50台LED主要生产设备MOCVD,根据业内人士估计,一台设备售价在1000万以上,此次采购耗资不少于5亿元;6月17日,丽芯成电子有限公司在江苏徐州投资1亿美元签约LED芯片及灯具项目;6月14日,三星天津LED生产线投产,产能扩大两倍;早些时候,投资7亿元的山东金源勤上光电有限公司LED照明产品生产线正式投用;6月3日,武汉投资10亿元“打造LED芯片生产基地”;在巨大投资的拉动下,我国LED产业规模急剧扩大。资料显示,我国LED全彩屏、LED交通信号灯 、太阳能LED灯以及LED景观照明的生产量都高居世界第一。今年我国LED应用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而产业规模还在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
然而,巨大的产量仍然掩饰不了我国LED上游核心技术缺乏的尴尬。据了解,目前我国绝大部分LED企业都扎堆在产业链中下游的封装和应用领域,企业满足于低技术水平的产能扩张,而涉足上游外延、芯片等领域的企业屈指可数,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国外少数几家公司手中。
技术受制于人恰恰研发是我国LED产业的软肋。与巨大产能扩张不对等的是我国LED企业在技术研发上的偏小投入。很多企业只满足于做产品、卖产品,没有研发的动力,更没有研发的能力。这种企业的大规模集聚,会加剧行业竞争,并最终导致不堪重负的企业出局。
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很多LED企业家均有产能过剩的担忧,在他们看来,规模的急剧扩张必定导致行业洗牌,但LED毕竟是朝阳产业,“你不上项目,别人也会上,找死总比等死好”.
有专家尖锐地指出,不积极投入研发,仅仅只是在产业规模上做文章是没有出路的。投资规模高速增长,在缺乏核心技术、人才的背景下,低水平重复扩张,只能导致更多企业“死在沙滩上”.
资讯排行
- 投资超1万亿元,广东省2025年狠抓1500个重大建设项目
- 常州新能源科技服务专家行工作会在常州大学召开
- 交运部加快制定氢气道路运输技术规范标准 相关仪器如何积极响应?
- 北京发布重点领域设备贷款贴息实施草案 重大仪器以旧换新如何享受政策
- 杭州出台支持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政策 政府全力支持相关仪器发展要点有哪些?
- 中国氢能发展获政策持续加码 相关仪器如何做好替代能源发展的护航者
- 湖南发布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第一批拟立项项目公示 仪器发展如何明确未来方向
- 设备更新贷款获政府贴息延长政策支持 仪器发展获持续增长点
- 商务部支持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 家电行业获有利政策哪些仪器有望快速发展?
- 液相色谱材料龙头企业赛分科技成功登陆上交所!
- 公斤力矩扳手怎样换算成N.m
- 无畏无惧:深入中国市场发展 聚力同心共创佳绩
- 高压隔离开关的导电部分和绝缘部分知识介绍
- 美国PARKER气缸磨损分析原因
-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北京校友会成立,北京中显霍刚荣任联席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