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道路照明测量主要采用布点法测量,但此方法在实际运用中有诸多局限。采用的布点法测量相当繁琐,照度测量困难、亮度测量更困难;计算繁琐,还要封闭道路,更别提测量眩光,人工成本大、社会成本更大。
为此,创建车载动态现场测试设备,建立一种较为客观、简捷而又准确的测量方法来对道路照明质量进行评价实在很有必要。
福建省光电行业协会叶荣南教授为此建立了“道路照明动态测量方法”.6月10日,在由高工LED主办的“第六届LED产业主题高峰论坛”会议上,叶荣南教授对“道路照明动态测量方法”做了详细解读。
叶教授说,由于人眼在道路观测中获取的光信息是亮度而非照度,当目标光和路面背景光有差异时,目标可被识别;这个差异指的是光度差异,它既含有亮度、也包含主波长(色调)和颜色纯度(饱和度);三者只要其中之一有差异就可识别。
道路照明动态测量方法的特点是:模仿人眼在驾驶状态下观察路面;不是定点检测,而是模仿驾驶员的驾驶全过程进行动态检测,它更真实地反映人眼所看到的景象;采用车载仪器模仿汽车行驶路径进行动态测量;更客观、全面、准确地反映人眼在行驶状态下观察的全过程;以测量亮度为主,测照度为辅;如实地反映人眼的真实感受,不会有“隔靴抓痒”之感;不必封锁道路,社会成本低,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并且省工、省时、安全、可靠。
叶教授从技术角度详细介绍了动态测量的方法,如测量路段的选择在灯具的间距、高度、悬挑、仰角及光源之光色等方面具有典型性的平坦路面;在直路的纵向上,测量区域应是同一列的两个灯具之间,其中第一个灯具在观察者前方86m处。
此外,叶教授介绍了动态测量时也要注意道路现场的测量条件,如安装新LED路灯时,应先燃点168小时,待被测路灯的光输出基本稳定后方可进行测量。并在测量过程中检测光输出的稳定性,中心光强漂移应小于± 5%.在测量开始前,应将灯点燃30分钟后,方可进行测量,宜在额定电压(V额±10%)下进行测量。动态测量应在清洁和干燥的路面和场地上进行测量,不宜在明月或测量场地潮湿或有积雪时进行测量。不宜在有树荫遮蔽的路面上进行测量。应排除杂散光射入光接受器,并应防止各类人员或各种障碍物对光接受器造成阴影和挡光。必要时可关闭路灯测量杂散光,并在计算中给与剔除。
资讯排行
- 投资超1万亿元,广东省2025年狠抓1500个重大建设项目
- 常州新能源科技服务专家行工作会在常州大学召开
- 交运部加快制定氢气道路运输技术规范标准 相关仪器如何积极响应?
- 北京发布重点领域设备贷款贴息实施草案 重大仪器以旧换新如何享受政策
- 杭州出台支持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政策 政府全力支持相关仪器发展要点有哪些?
- 中国氢能发展获政策持续加码 相关仪器如何做好替代能源发展的护航者
- 湖南发布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第一批拟立项项目公示 仪器发展如何明确未来方向
- 设备更新贷款获政府贴息延长政策支持 仪器发展获持续增长点
- 商务部支持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 家电行业获有利政策哪些仪器有望快速发展?
- 液相色谱材料龙头企业赛分科技成功登陆上交所!
- 公斤力矩扳手怎样换算成N.m
- 无畏无惧:深入中国市场发展 聚力同心共创佳绩
- 高压隔离开关的导电部分和绝缘部分知识介绍
- 美国PARKER气缸磨损分析原因
-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北京校友会成立,北京中显霍刚荣任联席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