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现在是一个很热门的词语,其实,它并不特别,它不过将互联网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等一系列信息技术结合在了一起。但是,它又很特别,随着它的出现,每台工程机械就好像装上了黑匣子。更重要的是,它意味着工业和信息化的两化融合在工程机械企业中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实践。
机械产品,如果只考虑实现基本性能,甚至可以仅采取机械式,这样一种产品似乎与信息化格格不入。因此,在此之前,两化融合的话题似乎更主要被限定在企业管理内部。但徐工集团的这一举措,打破了这两者之间的坚冰。
由率先推出这款系统的徐工集团提供的解释是,物联网是借助全球定位系统(GPS)、手机通讯网、互联网,实现了工程机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使工程机械、操作手、技术服务工程师、代理店、制造厂之间实现异地、远程、动态、全天候的“物物相连、人人相连、物人相联”。
实现这个想法其实并不难,只需在机器中装上一块带有发射设备的芯片,并建立一套能够记录关键部件性能参数的设备。企业再建立一个信息收集基站,并派专员对其进行监控并作出反应。
企业甚至可以根据此前对产品性能进行的测绘描绘出的产品性能参数范围,制定出一个安全范围数据库。由电脑自身运行便能监控各项数据是否超出安全范围。这样就能实现最大限度的自动化、信息化。
这项技术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使问题的解决不再是在故障发生后,而是能够提前到故障发生时,甚至故障发生前。企业对产品故障的反应速度将大大提高,在还未得到用户反馈时,企业就已经知道了产品的故障,能够迅速派出维修人员,这使得企业的服务真正由被动变成了主动。
甚至,部分故障的发生还有可能被消灭在萌芽状态。当某个数据已经偏离正常范围,就意味着这个部件已经由于老化,或者外界原因,遭到损坏。企业只需迅速通知用户予以更换,就能使用户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也有可能避免更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当然,物联网的作用潜力远不仅于此。企业可以获取针对特殊工矿的数据采集,从而展开新产品的研发;也可以获取产品的技术参数,并以此为根据对产品进行优化;还可以依据对零部件的监控数据,作为对配套件企业选择的依据……如果这项技术得到推广,不仅将引起工程机械一个行业的技术革命,还将打破与工程机械相通的其他机械领域两化融合的思维。我们希望的不仅仅是一个应用于工程机械行业内的物联网,也不仅仅是局限于机械行业的物联网,更希望的是真正的人性化的,能够为人服务的信息化的服务网络。
而这,正是科技发展的重要维度———让人类的生活更美好。
资讯排行
- 投资超1万亿元,广东省2025年狠抓1500个重大建设项目
- 常州新能源科技服务专家行工作会在常州大学召开
- 交运部加快制定氢气道路运输技术规范标准 相关仪器如何积极响应?
- 北京发布重点领域设备贷款贴息实施草案 重大仪器以旧换新如何享受政策
- 杭州出台支持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政策 政府全力支持相关仪器发展要点有哪些?
- 中国氢能发展获政策持续加码 相关仪器如何做好替代能源发展的护航者
- 湖南发布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第一批拟立项项目公示 仪器发展如何明确未来方向
- 设备更新贷款获政府贴息延长政策支持 仪器发展获持续增长点
- 商务部支持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 家电行业获有利政策哪些仪器有望快速发展?
- 液相色谱材料龙头企业赛分科技成功登陆上交所!
- 公斤力矩扳手怎样换算成N.m
- 无畏无惧:深入中国市场发展 聚力同心共创佳绩
- 高压隔离开关的导电部分和绝缘部分知识介绍
- 美国PARKER气缸磨损分析原因
-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北京校友会成立,北京中显霍刚荣任联席会长